来源:米乐直播安装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28 06:52:47
“两新”政策实施近一年来,居民消费需求更好释放、企业投资意愿更好激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提高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消费与投资的增长一同推动内需扩大,政策成效逐步向供给端传导。
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逐步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面对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企业如何顺应需求侧的增长,进而实现销量与发展质量的提升,让生产线运转得更快更好?为此,记者走进3家制造业企业,看它们借政策机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1万多个不一样的种类的元器件,“搭乘”无人搬运车,有条不紊地穿梭在218道环环相扣的产线中。“装配工”“操作工”“协调员”紧密配合,每天可生产150个“大脑”、800多只“眼睛”、300多条“胳膊”,组装起来的产品——工业机器人,经过“质检员”把关,就可以出厂了。
仔细看,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上的各色“工人”,也是工业机器人。位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控生产车间内,从这里下线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石油化学工业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现在,这条流水线上的‘工人’数量和种类还在持续增加!”科远智慧生产中心总经理乔熹介绍,设备更新政策实施以来,下游客户工业机器人需求增加,公司也借此机会对产线上近一半设备做了更新换代。
“看,这就是我们产线上引入的两名‘新员工’。”乔熹向记者介绍,“机器人排产员可结合市场订单和机器人实际产能进行排产,减少原料积压或产线秒钟内拍摄上百张照片,再用X光快速检测产品内外,将良品率由80%提升到97%。”
高端化设备带来高端化产品。今年,设备更新政策加力,科远智慧副总裁赵文庆充满信心,“‘升级版’政策,让更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将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让我们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企业订单大幅度的增加,新客户占比近25%,今年销售额预计会增长超30%。
“今年又新招了120名现场服务工程师。”赵文庆言语中流露自豪,高端化产品受市场欢迎,业绩持续增长,这又给企业研发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重预计超过11%——研发、生产与销售形成了良性循环。
江宁区工信局局长陈炳晖介绍,全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共有30余家企业,涉及研发到生产全链条。“两新”政策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排产力度,良好的市场预期又促进企业提升产品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2025年全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生产规模预计同比增长超20%。
广东珠海,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智能生产车间里的生产线上,加工、装配、焊接、喷印、仓储、运输,一台台空调经机器人之手被产出,等待成为消费者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消费者黄思宇(化名)打开新买的格力空调,选择制热模式,很快,屋里就暖和起来。
“新空调好用多了,不仅性能好、能耗低,还有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用起来更方便!”黄思宇说,“国家补贴叠加企业优惠,这台原价5000多元的中高端智能空调,我3800多元就买回家了。”
像黄思宇一样趁着以旧换新政策购买智能电器的居民不在少数,制造商怎么样才可以又好又快生产,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智能空调来自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总装线秒就可下线一台空调!”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负责人陈政东介绍,公司顺应政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逐步推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产业园内打造“智慧大脑”,链接近万台设备、上万个业务端,日数据采集量破亿,让整体生产管理更可视化,生产效率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
“不仅效率提升、产能增加,更重要的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降低了人的因素的干扰,产品质量更稳定。”陈政东说。
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不少消费者现在能以相同预算购买到品质更好、功能更丰富的空调,这也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说,公司围绕花了钱的人智能、绿色、舒适等方面的需求,加大研发技术创新力度。
“比如,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空调依据使用环境,自动找到节能省电的运转模式。此外,针对以往空调‘怼脸吹’的问题,我们设置上下两个出风口,让冷暖风不吹人,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更舒适的体验。”朱磊和记者说,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公司将抓住需求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持续推动智能化转型,为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
“以旧换新政策是企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销售、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举措。今年新一轮‘换新’热潮已到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空调销量稳步增长,实现政策与智能化需求的双向奔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说。
最近,河南南阳市民李凤鸣挺高兴,常坐的公交车用上了新能源:“新车用电,没有汽油味。车门处的踏板高度也低了,上车不费劲!”
“新车用了新技术,充一次电能跑300公里!”一旁,司机王师傅插话,“车辆还有驱动防滑、盲区监测等多项驾驶辅助功能。”
让司机和乘客都颇为满意的新车,是南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宇通客车订购的新能源公交车。去年以来,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加速;今年初,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补贴标准进一步提升。在系列政策带动下,南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宇通客车订购了50辆新能源公交车,全市991辆公交车都用上了新能源。
“近年来,我们从始至终在推进绿色化转型。‘两新’政策的实施,为转型提供了市场机遇。”宇通客车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李高鹏介绍,2024年,公司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销售13795辆,同比增长93.26%,市场占有率占比达24.06%。
更多的需求,更高的要求:续航更长、补电更快、运营更安全……目前,我们国家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1.2%,怎么样才能解决城市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痛点,拓展绿色产品增量市场,并挖掘存量市场中的新增长点?
在郑州经开区宇通客车的研发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对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开展研究。宇通客车国内营销总监任小飞介绍,新技术优化了续航和补电等方面的使用体验,但新能源公交车还面临着适老化改造、定制化生产等方面的挑战,“我们正努力解决不同使用场景中的技术难题。在城市里,推出观光巴士、网约巴士等特色产品;在县域,加强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结合客货邮融合发展等方向,加强产品创新。在政策支持下,我们要努力将新能源公交车打造成绿色出行新名片。”(本报记者 姚雪青 王云娜 方 敏)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慢慢的变成了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4年全世界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线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线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一样的形状的零配件。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